学大教育(长沙)教育专家为您提供:高考历史简答题重点总结(二)
两次鸦片战争
影响:加重了人民的困苦;
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、发展创造了条件;
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,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阶层;
中西文化的碰撞引起中国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。
辛亥革命(1911年)
背景:经济上,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,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;
政治上,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与掠夺,民族危机严重;清政府坚持专制独裁,预备立宪的骗局引起了各阶层的强烈不满;
思想上,三民主义等革命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。
过程:1911年武昌起义;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,清帝退位;颁布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(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)
影响:政治上,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,打击了侵略势力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,颁布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,推动了政治民主化、法制化的进程。
经济上,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,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。
思想文化上,扩大了自由、平等思想的社会影响,推动了思想观念的革新和社会风俗的变化。
洋务运动——开启中国工业化进程
主要内容:创办军用工业、民用工业、近代教育和建设近代海军。
评价: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;
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;
洋务派为培养人才兴办近代教育,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,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;
未能使中国实行富强,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。
学大教育将为您继续提供更多学习秘籍与绝招,欢迎继续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