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三是同学们初中阶段的一个关键时期,由于压力大,任务重,学生们往往会出现很多情绪。这些情绪往往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成绩。那么初三考生你有走出情绪误区吗?
一、大量做题,大量补课
升学在即,初三学生会积极地尝试改变自我,克服以往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,争取提升成绩。于是,很多人大量耗时间做题目、去补课。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。
分析:在初三学习中,不光要努力,掌握学习的方法、提升效率、循序渐进是非常重要的。所以,要静下心来分析个人的学习特点和存在的问题,征求老师的意见,借鉴同学的做法,认真制订学习计划,避免“高投入低产出”的学习方式。
二、要求越紧,反抗越强
一些孩子会出现与家长、老师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行为,诸如对学习成绩无所谓、行为习惯散漫,甚至发生严重的叛逆现象。要求越紧,反抗越强,失望也就越大。
分析:对于这部分学生,需要家长、老师保持冷静,要多了解孩子,解除孩子的困惑,争取孩子的配合,加强科学的引导。改变不切实际的要求,和孩子共同确定符合孩子实际能力和意愿的目标,共同努力。
三、不求实际,盲从别人
向上一届学生讨教,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做法,认为别人经验能帮助自己认清形势,汲取经验。
分析:别人的一些学习方法看似不错,但并非与你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吻合,面对各种繁复的信息,家长和学生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,多方咨询,选择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。
初三考生你有走出情绪误区吗,只有初三的考生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来源,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,我想这样才是对自己的学习最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