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总结中提高
学生总结的过程,是不断求同弃异的过程。最后要使学生的认识达到统一或基本一致。在弃异的过程中,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许多“异”,同时指出学生思维中的缺陷和不足。在“求同”过程中,要指导学生从偏狭的思维框架中走出来,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,更高的层次上取得共识。这个过程,既是对自读课文的总结过程,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。
4.练习中求深化
学在于用,自读的目的,是要把讲读课中掌握的知识运用于阅读过程中。通过自读课的学习,巩固所学的知识。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语体、语言、修辞等知识向应用上转化、迁移。只要完成了转化,便能达到新的高度,这便是对学习的深化。
以上四步,前后两项在课外完成,中间两项在课堂进行。课堂讲授又会专门指导和讲读教学。重点一般放在后者。
下面再说“八字”:
(1)“圈”和“点”。“圈”指圈出重要内容,以便理解。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圈出:
①“自读揭示”中揭示文章中心、特点、写法、题材、体裁的字、词、句、段。
②“思考和学习”提出问题角度的字、词、句、段。
③“单元知识和训练”中与自读课文相关的字、词、句、段。
④在以上基础上,认真阅读课文,圈出课文揭示前三项要求的重要内容和句、段。
学大教育将为您继续提供更多学习秘籍与绝招,欢迎继续关注!